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0部分(第2页)

站在殿首的唐俭又在报告着贞观十二年的支出,因朝廷在上一年末大举封常了出征归来的将士,还有今年征兵令实施后,十多万士兵募集完成,朝廷在军备方面的支出大大地增加,也使得国库的净收入还没上一年的多。

但总的赋税收入比支出还是要多一些。

还有各地的人口数,也有了不小的增长,据户部掌握的资料,全国登记在册的有四百多万户,两千两百多万口,还有不少的隐匿户口。

让人更是可喜的是,这些年出生的小儿数量也是很多,这新一代成长起来的人,是大唐的希望,按李世民当初的诏令。这些小孩子长到十五岁后,即可分到田地。

唐俭报告完,李世民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乐呵呵地说道:“各位爱卿,普天之下,百姓安乐,四夷来贡,大唐的实力日益增长,这是众位爱卿勤于朝事,兢兢业业地做事才取得的!为示勉励,朕当有嘉奖,只是今岁朝廷支出颇多,赏赐之物,略为微薄,只是聊表朕的心意!”

李世民话说完,有内侍出来,宣布李业诩的嘉奖诏令。

这些年所行之政,皆出于尚书省,作为百官之首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功最大,加太子少师,赏绢两千匹,黄金五十斤,长孙无忌、李靖、高士廉、李道宗、侯君集、李世勣等重臣皆有赏赐,但除了房玄龄,皆是财物上的赏赐。

李业诩也有重赏,被授怀化大将军衔,爵转渭南郡公,加真食邑二百户,赏绢二千匹。黄金五十斤,并且李世民严令不得推拒…

正想出列谦辞的李业诩只得拜谢了圣恩,满朝文武,还就他有爵位上的变动。李业诩看看站在队列前面的李靖,也只是略略转回头,平和地看了他一眼,没表示什么。李靖如此,李业诩也稍稍的心安。

看来李世民给李业诩的奖励也费了一番脑筋,能表示心意,又不会让其他朝臣们不满,怀化大将军是正三品的军中散官衔,授予李业诩这样级别的武将也不为过,李业诩的爵位也并没变动,只是食邑地转到渭南县来,那些绢帛之类的赏赐也没比其他人多,这样的奖赏也就没有人出来谏言。

李业诩想着又将会有一堆花花绿绿的布帛类东西搬进府中,这些东西又可以让府中的守财奴郑燕等人狂喜一阵了。

受赏的众臣们还沉浸在喜悦中,李世民的另外几份诏令却有些出乎朝臣们的意外。

先一份诏令中宣布,在贞观十三年,开始谋划筹建大唐军事学院,由特进李靖和兵部尚书李世勣主管,争取在三年内建成。

这份诏令有些突然,许多人还不知道军事学院是什么东西。朝堂上出现了私语声,但李世民的解释让朝臣们有了些数,暂时没有人出来反对。

只是接下来的另外一份诏命却把所有人都炸蒙了。

李世民下诏以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所任刺史,令其子孙世袭,同时以功臣孙长无忌等十四人为各州刺史,亦令世袭,非有大故,无得黜免。

诏令中宣布,以司空长孙无忌为赵州刺史,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为宋州刺史,故司空杜如晦为密州刺史。特进李靖为濮州刺史,尚书右仆射高士廉为申州刺史,吏部尚书侯君集为陈州刺史,刑部尚书李道宗为鄂州刺史,礼部尚书李孝恭为观州刺史,左羽林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兵部尚书李世勣为蕲州刺史,左卫军大将军段志玄为金州刺史,松州都督程知节可为普州刺史,太仆卿刘宏基为朗州刺史,胜州都督张亮为沣州刺史,其原先的官职食邑叠加,并令子孙承袭。

此诏令一出,群臣哗然,李世民在前些年曾经提出过让功臣世袭刺史的想法,但朝中大臣没有多少人同意,群起反对,殿上的朝臣们谁也想不到皇帝会在年末做出这个决定。

诏令刚刚宣布完毕,左庶子于志宁第一个出来表示反对:“陛下,世袭刺史之事,古今事殊,非久安之道,还请陛下三思!”

中书舍人、侍御史马周也很快站出来,奏道:“陛下,古代圣君如尧、舜这样的父亲,还有丹朱、商均那样低劣的儿子。陛下世袭刺史之策施行后,倘若让未成年的子嗣承袭父职,万一这些人骄横愚钝,在他们治理之下,这一州的百姓们会遭殃,国家也因此受到损失,!”马周款款而说道,“如果想取消他的袭职,则其先人功劳尚在,有违陛下的初衷;如欲保留袭封事,则他的罪恶已昭彰于世,于民于法都不可容。这些都是难办之事。与其毒害芸芸众生,还不如将皇恩从已经死去的大臣身上割除,不留给子孙,这是很明显的道理。陛下世袭刺史,这看来是爱护功臣们的作法,其实正是害他们。臣认为只应该赐给他们食邑封户,如果真有才能,则量才授予官职,使他们得以尊奉皇恩而子子孙孙享受福禄!”

马周话刚落,长孙无忌也马上出来反对:“陛下,臣禀承皇恩以来,形影相吊,如履薄冰,深怕做错了事,有违圣恩;宗族的人忧心忡忡,如同置身汤火之中。追溯夏、商、周三代封邦建土,最后国家大乱,都是由于不能制衡诸侯力量才出现这样的情况,汉初的八王之乱也是如此,后来两汉罢除侯国设置郡守,免除过去的弊病,对国家有百利无一害。如今陛下因为我们这些人的缘故,又重新变更做法,恐怕会乱了朝廷纲纪;臣等后代愚幼无知的不肖子孙,若有人会触犯国家法令,那是他们自取灭亡,怪不得别人;若是因袭封的赏赐而生出骄横之意,最终导致灭顶之灾,臣想那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还请陛下停止赐封世袭刺史旨意,赐我等保全性命为盼!”

几位有份量的大臣出列反对,李世民却不为所动,一副坚决的口气道:“自古以来,割地以分封功勋大臣,是古今的通义,朕的意思是想让你们的后代,也一力辅佐朕的子孙,以使得大唐万年延续;对朕的决定,众位爱卿都充满怨言,难道你们都不愿后代再辅佐朕的子孙们?”

“陛下之言差矣,!”马周又站出来反驳,“世袭刺史与子孙后代愿不愿辅佐陛下的后人是两回事。刺史乃一州之父母官,他们的所为,关系到一州百姓的福祉,若他们施政得当,百姓得以安定,反之则百姓遭殃;如果挑选的人得力,是万民的共幸,陛下也可以清闲自在;若是庸才,那是天下之大不幸。如今陛下如此做,刺史多用亲王、郡王、武人及其他朝中大臣,还令其子孙世袭,若无能者当政,则危害一方百姓也,要是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一方的百姓就不安定,天下纷乱将起,所以臣还请陛下再作考虑,刺史之职的任命,要慎之又慎!万不可世袭!”

“陛下,臣等也是如此认为,世袭刺史之策,万不可行,此只会让臣等后代生出骄之心,于国于家都有百害无一利!”房玄龄也站了出来,表示反对李世民的决定,“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见房玄龄也出来反对,李世民略沉思一会,还是挥挥手决然道,“此事朕意已决,即照此诏令世袭刺史职,各位爱卿不必再奏!”

李世民虽然如此说,但憋了半天话的魏征还是站了出来道:“陛下之举让臣等寒心,陛下在贞观初年惟恐臣下不行谏,常常引导他们进谏,听到进谏便乐而听从。如今却不然,诸位大臣们所奏之事,都是希望天下安定,对百姓有利的,道理自不必再说,然陛下却不愿听取,坚持世袭刺史之策,只想让自己的兄弟子孙,还有跟随着你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永领刺史职,这是陛下的私心,并不是为国家利益作考虑,如此的决定,实在不是一个明君应该做的!陛下这样做,离昏君不远矣!”

“你…”李世民大怒,一张脸都有些变红了,魏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骂他快成昏君了,让他下不了台面。

魏征却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直视着李世民,丝毫不退让。

朝臣们指责李世民的一幕让李业诩有些目瞪口呆,特别是魏征最后骂李世民昏君的话,李业诩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了这些大臣们当朝直谏甚至责骂皇帝的事,做为皇帝的李世民,虽然满脸的怒气,额头上都有青筋在跳,但又不好发作!

李业诩也为自己感到惭愧,同样作为当?

姜可by金银花露免费阅读  帐中香by金银花露免费阅读  111转世收美后宫录  帐中香原文免费读书  姜可原创番外合集  姜可校对txt资源笔趣阁  姜可by金银花露TXT百度网盘  帐中香by金银花露TXT百度网盘  有琴何须剑 作者:酥油饼  狂帝百美缘1-520  带着庄园闯红楼(全本)  帐中香原创番外合集  胡雪岩3-灯火楼台  逍遥大唐  俏虎戏狼  帐中香by(金银花露)未删减版  姜可by(金银花露)未删减版  姜可原文免费读书  帐中香校对txt资源笔趣阁  发现另一个中国  

热门小说推荐
传奇篮神

传奇篮神

一个浑浑噩噩的少年,在阳台吹风不小心掉了下去,死过一次的他,决定开始改变,故事从这里开始,他就是林浩...

抢救大明朝

抢救大明朝

关于抢救大明朝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鞑子还凶,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九宫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玄幻爽文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扇星门,从而沟通一颗星辰,直至,让九重天上,都有自己的武命星辰,化身通天彻地的太古神王。亿万生灵诸天万界,秦问天笑看苍天,他要做天空,最亮的那颗星辰...

神农别闹

神农别闹

一个转世失败的神农弟子,想过咸鱼般的田园生活?没机会了!不靠谱的神农,会让你体验到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师父别闹,就算我病死饿死从悬崖跳下去,也不种田,更不吃你赏赐的美食真香啊!本人著有完本精品农家仙田,欢迎阅读。QQ群42993787...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