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几年锻炼下来,小师兄的文稿写得比他还像现代学者了,连改都不用改就能直接发上晋江。
虽然这种科普短文稿少低,算算字数一篇竟只有十几块,但这满满一箱子若都能过稿,也抵得上几篇博士论文。自从他们跟随周王到汉中,借着亲家的身份把王府、宫廷各种礼仪、节令习俗扒了个底儿掉,能写的都写过一遍,再没有这么多东西可写了。
他可不能辜负桓凌的心血。
宋时感叹几句,就一头扎进打字上传工作中,走到哪儿都要带上一本文稿,稍有空暇就拿出书来抄几个字,争取早些投稿到晋江后台。这副手不释卷,指尖藏在袖里点击屏幕的模样落到人眼里,就是他被桓凌的文章迷得不能自拔,看到精彩处还要在袖子里点点划划,凌空抄写其中的佳词妙句。
不知这文章写得何等精妙,竟能令宋三元如许沉迷。他往日看书都是一目十行,怎么看这箱文稿就慢得像是字字都要嚼碎了吞下去似的?
他越藏着不给人看,别人就越是心痒难耐地想知道其中内容。但宋时心硬如铁,顶着属下和学生们如怨如诉的眼神,顶着周王含蓄的探问,硬是把那箱原稿藏得严严实实的,没给人看过一眼。
他多年赶稿,输入速度快,也不过几天就把那一小箱文稿传到后台,然后就专注改稿。
他当年读书时,师父就给他看过不少小师兄的文章,他的古文就是在仿写师父、师兄的文章中学起来的。后来在武平时,小师兄更是千里迢迢地追过来做了他的老师,给他押过不少题目,写范文让他背……
考前背师兄的文章自是不值得提倡,不过也多亏当年那些仿写和背诵,他能完全抓住小师兄的文风、神髓,写出的文章足可乱真。拿他本人写的现代文翻译成古文,那就更容易了。
不过之前上传文章时只要手在袖子里点点戳戳就能输入,并不显眼,所以白天也能干;翻译这些白话小论文却是不能叫人看见的,只能晚上下班后点灯熬夜地抄写。叵耐那竹炭灯泡还不大争气,用得久了容易发黑,有时还会烧断灯丝,他还得去点煤油灯,就着一室甜腻的煤油味和黑烟抄写。
幸而他从这趟从榆林转回来时,找到了西安东面的商州大蛇沟白钨矿,如今正在开采,将来总有能用上钨丝灯泡的一天。
有小师兄送来的这箱稿子,肯定不用愁晋江币不够使了!
他每天看看自己后台上传的稿件数量,就能激起无穷的动力和激情,将那满满一箱白话文稿改写成字字珠玑的古文。
改得十分顺利,品读着也全然是桓凌的风格,唯一一点问题就是古文简洁,翻译过来之后比原先薄了得有一半儿以上。而桓凌给他寄来这么沉的一箱书稿,他这里从周王夫妇到府中官员、普通学子都盯着呢,边关那边见着的人只怕也有不少记在心上,等着买回去看的……
他可怎么把这厚度补上呢?
宋时对着桌上拼得整整齐齐的,一薄一厚的两摞文稿,微微垂眸,思索起了注水的技术——当年他在书店买的那些精装本,是怎么把二三百页的平装本增厚到跟词典似的来着?
首先字体要大,行间距、段间距要拉开,页边多留点空,页边和段与段之间印点花边,还要多加插图……
对了!注释!
用馆阁体大字印“桓凌”的文章,用他自己的行楷字体写批注,甚至可以随意加些读后感,他对小师兄的思念之情。读者看到印出来的书里有两套字体,有他的点评,自然而然也就会认定原文是桓凌写的,不会想到所谓的原稿也是他加工出来的。
这不是想怎么水就怎么水了?
只要整体字多,就能掩饰过原稿的字数问题。反正没人见过桓凌的手书,他就说原稿因是在草原上写就的,条件不好,不能像在家伏案写字那样写出精细的蝇头小楷,谁能拿出证据说不是?
外头再包上个厚厚的硬纸书壳,四角包个锌或锡的护角,又能把书加厚个几毫米,从厚度和分量上都注水注得无懈可击。
宋时振作精神,拿出一张大稿纸,忖度着如何设计页面。
他印过大会讲义、编过报纸、写过版书,如今虽然把主编的位置交给府学校教授,但眼力和实力都在,很快便设计出内页版式:就照着精装版古诗文选的格式,文前多夹几页前言、目录、序文,大字印原文,在文中插上苏州码子标示注角,文后以小字长长地写几段批注。段段空行,章章换页,夹以插图——
这个他自己就能画,草原上那些动物他差不多都在动物园和动物世界、农业频道看过,大体都还记得什么样。再说他们文人画儿讲究的是重神不重形,画匠才画得那么精细呢,他在屋里憋出来的插图足够用了。
他夜以继日地熬了几宿,以毛笔写出近似油印的字体,更亲手调膘胶、订脊线,叫人打造假金护角,订好一摞精装版《北行录——佥都御史桓凌着·宋时注》,交给府县学一众教授、教谕等人付梓。
不用油印,用石版印。
这套书的版式都是布局好的,宽度和行着距差一点就要影响整个版面,连字带图都要印得一丝不错。
几位汉中经济报的编辑应声领命,接过那摞书,恭送走大人,围坐着先看了个过瘾。
他们早盼着看桓凌的文稿久矣,如今终于拿到手,还叫他整理成这么精致贵气的样书,怎么让人忍得住不看?众人洗手剔甲,手上水珠擦得干干有,先把书轻轻翻看一遍,才心满意足地叫了刻版技术最好的学生和画匠来刻印。
好文章,不负他们这些日子的等候!
不光桓大人的文章好,宋大人也写了好用心的注释,文字清通、内容细致,几乎比桓大人的原书还要长了。若非胸中一片相思难抑,如何写得出这满纸深情?昔日王戎曾言“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他们正是情之所钟的才子名士,观这文章,哪得不为两位大人心痛眼酸?
先替大人伤心一场,赶快找学生来刻印成书,好叫大人送与亲朋共赏。
宋大人自己都没伤心,还在书房安安稳稳地研究草原水土保持和提高当地经济的问题,外头一群师生却把他这本地理志当情书集,连抄带印地传遍了半个汉中。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穿到古代当名士
我那么大一个媳妇呢! 他的小心肝 离婚后咸鱼美人揣崽了 白首不相离 婚后肆爱 雍正皇妃传奇 表妹好心机 辣文女配翻身记 重生之不做贤妻 我和高冷老公的隐婚日常 重生之金玉满堂 我用两个马甲虐哭朋友们 对不起我就是见钱眼开 假纯情(不纯情先生) 带着商场穿六零 重回高三 钻石宠婚之妙妻狂想娶 假装失忆后情敌说我是他的男朋友 废材师姐躺成仙 这崽也太好带了叭[娱乐圈]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
江湖日报讯肯麦郎连锁客栈享誉大明各府,其总部却是京城一家名为来福的小客栈。来福客栈在江湖上大名鼎鼎,即便费用高昂,上到各派掌门下到江湖游侠,都挤破脑袋想去来福客栈吃顿饭。记者有幸请到武林盟主,揭开来福客栈的秘密!来福客栈日常一幕少林方丈,你怎么吃饭不给钱啊?偶弥陀佛,出家人身无分文,这顿饭可否算作化缘?不行!武当掌门没钱吃饭,还在后院洗碗呢!你若不给钱,就去洗茅房!来福客栈日常二幕丐帮长老,瞧你样子就没钱吃饭,你来客栈干啥?听闻来福客栈可以拿东西抵押,我这里有本上乘的秘...
一个转世失败的神农弟子,想过咸鱼般的田园生活?没机会了!不靠谱的神农,会让你体验到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师父别闹,就算我病死饿死从悬崖跳下去,也不种田,更不吃你赏赐的美食真香啊!本人著有完本精品农家仙田,欢迎阅读。QQ群42993787...
万众瞩目之下,楚浩扔出一柄剑这轩辕剑你拿好,以后别在我面前装逼。这天,这地,这沧海,这宇宙,谁都无法阻止我。ps看完了?新书搜索从诡秘复苏开始不当人推荐票刷起来,让我们再次征战。...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甜宠无虐+日更+萌宝+智脑一个大佬和重生来的小媳妇甜蜜日常!一个娱乐小透明凭借智脑逆袭成超级影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