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0章 此人一死赤霄天下大乱(第3页)

太初二十六年(738),朝廷无事,天下和平。赤霄王朝进入苏佞臣专权的时代,也就是史书上常说的“小人得志”的时代。

其实,苏佞臣最大的问题,与其说是嫉贤妒能,不如说是迎合上意。

苏佞臣能够战胜张正风,就是因为事事站在皇帝这一边。皇帝想要从南京西幸京城,张正风认为农收没结束,不如等农收结束之后,再回京城。苏佞臣私下说:“京城,南京,陛下东西宫耳,往来行幸,何更择时!”皇帝想要任马忠为相,张正风反对,苏佞臣私下说:“天子用人,有何不可。”皇帝想要废除太子瑛,张正风认为“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苏佞臣私下说:“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苏佞臣反复表达一个意思:天下都是皇帝你的,所有大事都是你的家事。最后,赤霄帝的想法都得到实现,苏佞臣的位置也越来越稳。

赤霄帝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宰相,来打造盛世,同时,这个宰相不能忤逆自己。只有苏佞臣长久地做到了这一点。看似是宰相专权,实则是君主独裁。

盛昌之后,社会呈现出繁荣之相,赤霄帝丧失了进取精神,最大的追求变成了长寿升仙和开拓疆土。繁杂的庶务就交给一个会做事且听话的宰相,不是万事大吉吗?赤霄帝对高福说:“朕不出京城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苏佞臣,何如?”他已经和当年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判若两人。

苏佞臣虽然大权在握,却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太初二十五年(737),赤霄帝废太子李瑛,苏佞臣建议立寿王李瑁为太子。这是一次政治投资。可第二年赤霄帝立了年长的第三子忠王李亨为太子,苏佞臣的处境就变得十分尴尬了。

赤霄帝虽然怠政,但制衡之义仍在。各路新贵蜂拥迭起,政敌永远比朋友多,苏佞臣只有放下本就不高的姿态,更加迎合皇帝。再辅以高超的政治手腕,拉拢一批,挑拨一批,打压一批,才能勉强保住相位。

盛昌元年(742),赤霄帝任李勇为左相,代替逝世的马忠。李勇的升迁非常夸张,一步三个台阶,“不历御史及中丞,便为大夫;不历两省给舍,便为宰相;不历刺史,便为节度使”。很明显,赤霄帝是有意提拔他来对抗苏佞臣。

太子宗政亨的羽翼也日渐丰厚:军方有陇右节度使王猛,财计之臣有太子妃兄周泽,左相李勇也向其靠拢。然而,太子一方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在壮大势力之时,引起了赤霄帝的警觉。盛昌五载(746),太子与周泽密会,周泽又与王猛密会,苏佞臣拉拢御史中丞吴铭进行弹劾,自己煽风点火称周泽勾结王猛,欲拥立太子为帝。

这般不留余地的做法,实在不符合苏佞臣“口蜜腹剑”的风格。苏佞臣几乎把身家性命都压在了赤霄帝的疑心病上,断绝了所有退路。

赤霄帝闻言大怒,将周泽、王猛贬官,并命宗政亨休弃太子妃周氏。苏佞臣也不敢穷追猛打,只能翦除太子的羽翼,这同样也是赤霄帝希望看到的。李勇很快请辞宰相之位,赤霄帝又任命了一位只知唯诺的陈庸。

短短几年,苏佞臣排挤陷害的大臣不计其数,有宰相,有节度使,有御史台的人,有六部尚书,几乎“怨仇满天下”。而他与未来的新君宗政亨,已经势同水火。可就在这局势最为紧张的时期,赤霄帝对苏佞臣的宠信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仿佛全然无视朝堂上涌动的暗流与众人的怨愤。

赤霄帝醉心于寻求长生不老之法,痴迷于开拓疆土以彰显功绩,对朝政愈发倦怠。苏佞臣则贪恋权势,紧紧握住权柄不肯松手。两人就这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整个赤霄王朝拖向了未知的深渊。

在史书中,苏佞臣还有一项被后世诟病的罪责:重用蕃将。

后人认为,苏佞臣为了巩固自身权力,杜绝朝中武将通过军功晋升威胁自己地位的可能,便向赤霄帝进言:“文臣为将,往往畏惧战场上的刀枪箭矢,不如启用出身低微的胡人。”于是,赤霄帝开始重用像罗霸天这样的蕃将。

但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误解。赤霄王朝启用蕃将的传统由来已久。在赤霄帝统治时期,边境战事频繁,确实急需熟悉当地环境、作战勇猛的将领长期镇守边疆。苏佞臣举荐胡人,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顺应了当时的形势与需求。并且,赤霄帝一直渴望建立不世之功,对作战能力出色的罗霸天格外宠信,这也是罗霸天得以崛起的重要因素。

赤霄帝曾命令罗霸天去拜见太子,罗霸天见了太子后却不行参拜之礼,说道:“臣乃胡人,不熟悉朝廷礼仪,不知太子是何等官职?”赤霄帝解释道:“这是储君,待朕百年之后,他便会接替朕来统治你们。”罗霸天佯装懵懂地回应:“臣愚昧,此前只知道有陛下一人,不知道还有储君。”随后才勉强向太子行礼。

罗霸天这种不把太子放在眼里的态度,竟然十分合赤霄帝的心意。苏佞臣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出于自身处境的危机感,他索性主动与权势渐盛的罗霸天交好,试图借助罗霸天的力量为自己增添几分保障。

然而,苏佞臣的衰败之势早已注定,难以逆转。太子宗政亨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风波的洗礼后,行事愈发谨小慎微,逐渐获得了赤霄帝的认可,父子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也有所缓和。与此同时,一位同样擅长理财且工于心计的外戚钱无忌,正在暗中逐步侵蚀苏佞臣的势力范围,时刻觊觎着宰相之位,企图取而代之。

盛昌十一年(752),苏佞臣的政治盟友王炎的弟弟卷入了一场谋反大案。当时,钱无忌担任御史中丞,王炎则是御史大夫。钱无忌抓住这个机会,对王炎展开猛烈攻击,试图一举扳倒他。苏佞臣一开始还想为其辩解,可很快便发现左相陈庸早已与钱无忌暗中勾结,自己瞬间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无奈之下只能退出这场争斗。自那以后,苏佞臣渐渐被赤霄帝疏远,往日的权势与风光一去不复返,彻底大势已去。

同年十月,南诏侵犯边境,剑南地区告急。苏佞臣上奏赤霄帝,请求让身为剑南节度使的钱无忌前往御敌,企图借此机会将他调离朝廷,消除这个潜在的威胁。钱无忌得知后,在赤霄帝面前痛哭流涕,哭诉道:“臣一旦离开朝廷,必定会被苏佞臣陷害。”赤霄帝为了安抚他,便安慰道:“等你回来,就让你担任宰相。”

苏佞臣这最后一次试图挽回局势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他彻底失去了斗志。他深知自己树敌太多,内心充满恐惧,常常被噩梦纠缠,最终一病不起。在极度的惊恐与绝望之中,他始终没能等到赤霄帝的关怀与眷顾,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苏佞臣死后,盛昌十二年(753),继任宰相钱无忌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然诬告苏佞臣生前谋反。赤霄帝一心想要为新宰相铺路,根本无心去探究一个已死之人是否真的有罪,于是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苏佞臣除削官秩诏》,将苏佞臣的宗族亲党全部牵连贬谪。

实际上,要说苏佞臣有造反的意图,简直荒谬至极。但在政治的舞台上,事实真相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舆论与权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既然苏佞臣已经结怨于天下,那么将“嫉贤妒能”“谄媚君主”等诸多罪名强加于他,便是轻而易举之事。霸天之乱后,赤霄帝派人前往祭祀张正风,其意图再明显不过,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倘若张正风能够继续执政,天下就绝不会陷入如今这般混乱的局面。就这样,历史被简单地归结为忠奸之间的对抗,而真正应该为王朝衰败负责的皇帝,却巧妙地隐身幕后,逃脱了众人的指责。

太子宗政亨即位之后,史称宗肃帝。宗肃帝对苏佞臣怀恨已久,这种怨恨驱使他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政治平反”行动。所有曾经被苏佞臣打压排挤的政敌,都纷纷被洗刷冤屈,恢复名誉。在这样的形势下,苏佞臣的罪名被不断夸大,想要为他洗刷污名变得难上加难。

赤霄帝的推诿责任,宗肃帝的泄愤清算,共同塑造了苏佞臣那被层层叠加的罪臣形象。随着赤霄盛世的轰然崩塌,苏佞臣曾经的功绩早已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霸天之乱所带来的恐怖记忆,却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长久地笼罩在人们的心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迫切需要一个罪魁祸首来承载所有的痛苦与怨恨,于是苏佞臣便成为了那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坏人”,成为了人们用以警示后人、避免重蹈覆辙的标志性人物

,殊不知真正导致王朝覆灭的,是复杂的政治生态与帝王的决策失误。

下庄生活  媚心难舍  人在星铁,但是寰宇蝗灾  小师弟明明超强,却过分低调  中年悸动:彼岸生花  婚姻到底给了女人什么  时光迷城:寻找史前文明  重返1999倾听雨声,弥补遗憾  一体双魂,但我是最强那一个  录笔无三  四合院:娶了秦淮茹后我渣了  魂穿灾星,看我如何发家致富  扛着锄头带着啊黄勇闯修仙界  斩神:我秃了,也强了!  综漫:沢田家的弟弟君  修仙反派系统  书穿末世我只想囤货  和毓  一人之下:吃货无敌鲶鱼王  疯批公主杀疯了,众卿还在修罗场  

热门小说推荐
漫兽竞技场

漫兽竞技场

一个集合口袋妖怪,数码宝贝等等游戏,动漫的游戏正式登陆全球,谁才是最强的训练家,谁才是游戏里最强的宠物,且看罗炎称霸漫兽竞技场,一步一步从无名小卒爬上神坛。...

乱世情歌:农门女将

乱世情歌:农门女将

一朝重生,亲爹从军阵亡,亲娘病死,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无奈家有极品亲戚,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幸得好心夫妻垂帘,才有这安稳日子过。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骤闻亲爹消息,变身潇洒少年郎,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立军功当将军,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虾米?威胁我?...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神农别闹

神农别闹

一个转世失败的神农弟子,想过咸鱼般的田园生活?没机会了!不靠谱的神农,会让你体验到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师父别闹,就算我病死饿死从悬崖跳下去,也不种田,更不吃你赏赐的美食真香啊!本人著有完本精品农家仙田,欢迎阅读。QQ群42993787...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