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部分(第2页)

他翻看着,他想看看有关诸葛亮的裴注,诸葛亮是他感兴趣的人物。在陈寿的《三国志》写到诸葛亮劝刘备即帝位后,裴松之注引《蜀记》记载:晋初扶风王司马骏镇守关中时,和他的部将谈论诸葛亮。其时部将大多讥讽诸葛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只有金城人郭冲认为诸葛亮英明过人,甚至过前世贤相管仲、晏婴,只是功业未成而已。诸将听后颇感疑惑,郭冲就列举了诸葛亮隐没不闻于世的五件事,诸将这才不再疑惑,扶风王也认为郭冲所言为是。裴松之认为郭冲《条诸葛亮五事》,都很可疑,于是对五事分别加以诘难。

其中第一件事,说诸葛亮严刑峻法,导致上下怀怨,法正就谏他应该有所弛缓。诸葛亮辩称,只有如此,才能上下有节,治国之道,尽在于此。裴松之诘难:

“法正在先主前死,今称法正谏,则先主仍然在世。诸葛亮身为股肱之臣,事归元,刑政赏罚,不出于己。郭冲所述诸葛亮之辩称,则政出于己,这有违人臣自处之宜。以亮一贯谦顺作风,势必不然。”

第二件事是:曹操派刺客假意投奔刘备,刺客在和刘备谈论伐魏的形势时,很合刘备的心意,于是刘备渐渐亲近他。刺客正准备下手,诸葛亮进来了。刺客神色慌张,引起诸葛亮的注意,诸葛亮觉得他异于常人。一会儿刺客如厕,刘备对诸葛亮说:“刚刚得一奇士,此人足以辅君治国。”诸葛亮问奇士何在,刘备说就是刚离席之人。诸葛亮叹道:“窃观此客,色动神惧,奸形外露,邪心内藏,必是曹氏刺客!”于是立即派人去追,那人已经越墙而去。裴松之诘难:

“凡为刺客,都是暴虎凭河、死而无悔之徒。刘主既有知人之鉴,却受此客迷惑,则此客必为一时之奇士;既说此客‘足以辅君治国’,则应属诸葛一类人。凡为诸葛一类人,少有为他人充当刺客的,其主也知爱惜其才,必不投之于死地。况且此人不死,也应显达于曹魏。竟是何人,后来为何湮没而无闻?”

第三件事记空城计:诸葛亮驻扎在阳平时,派魏延诸军联合东下,只留万人守城。晋宣帝司马懿率二十万大军迎击,但与魏延错道而直向阳平城。相距六十里时,侦探禀告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诸葛亮也知道宣帝将至,情况危急,但前赴魏延,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于是将士失色,不知计从何出。诸葛亮却神情自若,命令军中偃旗息鼓,不得擅自走出营寨;又令大开四面城门,洒尘扫地。宣帝一向认为诸葛亮为人稳重,现在看见四门大开,怀疑城内有伏兵,于是撤军回到山中。次日,诸葛亮见其僚佐时拍手大笑,说宣帝必是疑有伏兵沿山而逃了。后来侦探回报,正如诸葛亮所言。宣帝事后获知实情,深以为憾。裴松之诘难:

“案,阳平在汉中。诸葛亮起初驻扎阳平,宣帝还在担任荆州都督,镇守宛城。至曹真死,才与亮相距于关中。魏曾派遣宣帝自宛城取道西城伐蜀,因遇大雨数日,才未成行。此之前后,未有于阳城交战之事。纵如郭冲所言:宣帝率大军二十万,又知亮兵少力弱,若疑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为何沿山而逃?

“案,《魏延传》:“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亮既不以魏延为万人帅,又如何如郭冲所言,使魏延率重兵在前而自己率轻弱自守?况且郭冲与扶风王司马骏谈论,显露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而竟然说扶风王闻之称是。由此观之,郭冲《条诸葛亮五事》举引都不可信。”

第四件事记北伐:诸葛亮出祁山,陇西、南安二郡望风而降;围天水,虏姜维,驱略士女数千人回到蜀。蜀人都前往庆贺,诸葛亮面露忧色,向人致歉说:“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口。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怎能不愧!”于是蜀人都知道了诸葛亮有吞魏之志,北出祁山,并非只为拓展疆土。裴松之诘难:

“亮有吞魏之心由来已久,并非因此事众人方知。况且此次师出无成,蜀将士伤残众多,三郡归降而不能守;姜维其人,天水匹夫,获之于魏无损;掳掠西县千家,并不能补街亭之失。蜀人以何为功,而竞相庆贺?”

在第五件事记魏明帝亲率大军征蜀而蜀人以一当十来报答诸葛亮之后,裴松之总评郭冲:

“孙盛、习凿齿一向喜好搜求异闻,无有遗漏,而都不载郭冲所言,可见郭冲之言乖谬不可信。”

刘义隆举起卷轴,满脸喜悦地看看裴松之,然后转向左右侍臣,说:

“此将不朽!此将不朽!”

刘义隆的预测的确体现了他的文史方面的见识。自那以后的一千多年来,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和梁代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以及唐代李善的《文选注》,都因为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材料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受世人好评。

众人也都面露喜色,抱拳相贺。

老臣裴松之的脸上也泛出些许红光,转向陛下拜了拜,说:

“谢陛下!”

当即,刘义隆就任命他为永嘉这个大郡的太守。当年,谢灵运任永嘉只有一年就甩手不干,是因为他曾受庐陵王的赏识,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实际上,永嘉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第三十三章 彭城王义康和东府城

在荆州时,彭城王刘义康就性好吏职,加之为人生性聪敏,虽然府州事众,狱讼繁多,但他都能随问对答,竟无违谬。等到入京以后,他和王弘共辅朝政。王弘已经把司徒的位子让给了他,但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王弘还是扬州刺史。

每每在茶余饭后,彭城王刘义康就有意无意地对左右说:“先帝遗言:宰相兼任扬州刺史,可配置甲士千人。”言下之意就是自己虽居宰相之位——司徒,但扬州刺史仍属他人。这话渐传渐远,直至王弘兄弟耳边。

那王弘原就志存谦退,只是皇上不许,才不得已任扬州,如今听了这话,于是再次上表求退,认为自己身荷重任,四载至今,既违前史量力之诫,又无古人进贤之美。皇上得表后,优诏不许。无可奈何,王弘就常常托病请假,众事都交给彭城王刘义康去办。

尽管如此,彭城王仍觉得自己不够名正言顺,加之王弘弟王昙担任侍中,是皇上的亲信,在宫中分了自己的权任,因此其不悦之情往往形于辞色。他曾经这样对左右说:“王公久病不起,国家多事,北有强虏,神州怎能卧病而治!”这不仅让王弘感到忧惶,且连其弟王昙也深感不安,于是王昙上表求外任,要求东行出任吴郡太守——虽然这之间相差两个品级。这当然不会得到皇上的批准。

先帝当初北伐后秦,刘义隆以十岁之龄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镇守彭城,先帝任命王昙为府功曹,辅佐他;后来刘义隆镇守江陵,先帝又让王昙任长史,并且告诫他说:“王昙沉着坚毅有气度,是宰相之才。你每事都当咨询他。”少帝被弑,王昙又力劝刘义隆入京继大位,是刘义隆之宋昌;入宫以后,他成了刘义隆的左右手。朝廷平定了谢晦,在一次宴会上,刘义隆举杯为王氏兄弟劝酒,拍着御座说:“无卿兄弟,此座哪有今日!”其时,准备为王氏兄弟封爵的诏书已经写成,刘义隆令左右拿给王昙看。王昙说:“近日之事,祸难将成,但凭陛下英明果断,因此罪人得戮。臣等虽得以仰凭天光,效其微力,但哪可因国家之灾以为自身之幸!陛下即使想私宠臣等,但将如何面对直史呢?君举必书,哲王所慎!”刘义隆不能劝止,为兄弟二人封爵之事才停息下来。

此时王昙固求外任吴郡,刘义隆虽然还不能深知就里,但他估计这和其兄王弘为人谦退是一回事,于是对他说:“岂有欲建大厦而弃其栋梁的呢?贤兄近来屡屡称病,固辞扬州。纵使将来答应了他,这扬州之任非卿而谁!”王昙闻此言,心中默念不敢当。

求外任吴郡不成,王昙又建议其兄减扬州府兵力之半配给司徒府,这样,彭城王刘义康才稍感满意。

自东晋时起,人们习惯上称朝廷禁省为台?

对面的男神看过来-学长你别这样  幽暗主宰  将夜  狂热爱  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大唐惊变 作者:徐磊、梅毅  重生都市之神级主宰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女人,天生是尤物  白日薄西山  家庭群交全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  异世天魔录  小村春光  大道争锋  武侠合集  暗香淫秀  妻约婚色之赖上俏前妻  酒店里的女人  网游之重见光明  

热门小说推荐
武林店小二

武林店小二

江湖日报讯肯麦郎连锁客栈享誉大明各府,其总部却是京城一家名为来福的小客栈。来福客栈在江湖上大名鼎鼎,即便费用高昂,上到各派掌门下到江湖游侠,都挤破脑袋想去来福客栈吃顿饭。记者有幸请到武林盟主,揭开来福客栈的秘密!来福客栈日常一幕少林方丈,你怎么吃饭不给钱啊?偶弥陀佛,出家人身无分文,这顿饭可否算作化缘?不行!武当掌门没钱吃饭,还在后院洗碗呢!你若不给钱,就去洗茅房!来福客栈日常二幕丐帮长老,瞧你样子就没钱吃饭,你来客栈干啥?听闻来福客栈可以拿东西抵押,我这里有本上乘的秘...

总裁大人超给力

总裁大人超给力

嫁给我,我可以替你报仇。陆白,亚洲第一跨国集团帝晟集团总裁,商业界最可怕的男人。传闻他身后有着最庞大的金融帝国,身边从未有过什么女人,传说他是夏儿想,管他呢,安心地做她的总裁夫人虐虐渣最好不过了。只是婚后生活渐渐地不一样了,看着报纸上帝晟总裁的采访,安夏儿方了你你你什么意思,不是说好我们隐婚的么老...

抢救大明朝

抢救大明朝

关于抢救大明朝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鞑子还凶,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九宫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