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部分(第2页)

宪宗的皇后郭氏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父亲郭暧娶了升平公主,著名的《打金枝》就是郭暧与升平公主之间的轶事。因为郭子仪功烈卓著,所以朝廷对郭氏与别的宫妃不同。郭氏生下了穆宗李恒。元和元年进册为贵妃,元和八年群臣先后三次请宪宗立郭氏为皇后,当时宪宗后宫多嬖艳,怕郭氏得到尊位后钳掣他不能肆意,因此找借口推脱。

后宫里的美女虽然很多,但杜秋娘凭借她在青楼为歌女的阅历深深吸引着宪宗,始终在宪宗的心里占有一席之地。

宪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内忧外患已经病入膏肓,不是人力可以挽救的。宪宗后期开始服用丹药追求长生,丹药多有毒性,他的性情变得暴躁易怒,经常无故斥责或诛杀左右宦官,弄得宦官人人自危。元和十五年,宦官陈弘志毒死了宪宗,穆宗李恒继位,秋娘这时已三十多岁,但风韵不减当年,她又被穆宗召幸。为了掩人耳目,穆宗命杜秋娘为皇子漳王的褓姆兼教师。穆宗也很短命,杜秋娘后来又经历了敬宗与文宗两朝。文宗太和年间,漳王受诬陷被废除,唐文宗诏赐杜秋娘归老还乡。

等她被朝廷弃置回家时衣食无着,过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一些名士听到她既老且穷的困境都十分同情哀伤,杜牧为此写下一首长诗,记叙她的身世经历。后世以杜秋娘泛指美女,比如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有时也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

李*的另一个婢妾郑氏就是他临终前托付帛书的那个,也有人说当初在裙带里藏着李*帛书的是杜秋娘,但是宫闱事秘,世人对于真相不得而知。

穆宗即位后,尊郭氏为皇太后,凡朔望三朝都率百官到宫门为郭氏祝寿。郭氏在兴庆宫颐养了多年,历经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都得到皇帝的孝顺尊敬。唐宣宗与郭氏本来是名义上的嫡母子关系,但是宣宗却对郭氏十分冷淡。挑起皇帝对郭氏仇恨的是宪宗的生母郑氏。

郑氏当初是李*的婢妾,郑氏及笄的时候,有相士说她将来会生下一个天子,当时李*心有异志,便将她纳为侍妾。李*败亡郑氏没入宫掖后成为郭氏的侍女。那时候太皇太后郭氏是宪宗的贵妃,宪宗在贵妃宫里出入时看见郑氏姿容艳绝,便召幸了她。郑氏本是个有罪的人,忽然得到宪宗的宠幸使其它嫔妃都十分气愤,一腔郁闷发泄在郑氏身上。只要宪宗不在眼前,郑氏便会受到包括郭氏在内的后宫嫔妃的随意打骂,但她想到自己罪婢的身份只有眼泪往肚子里吞。

郑氏被宪宗纳入后宫,不久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李怡,是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因为母亲的关系,李怡幼年时寡言少笑,宫中都以为他是白痴。待他稍大了些被封为光王,更加韬光养晦,不让别人猜到自己的心事。

会昌六年六月,唐武宗病重,宫中的宦官谋立李怡,因为他们认为李怡是个白痴,当了皇帝好被他们控制。当时武宗有五个儿子,年纪都很皆幼弱。三十三岁的武宗死后,宦官便立李怡即了帝位,是为唐宣宗。等到宣宗即位以后,仿佛换了一个人,朝廷大臣才看清他以前隐藏起来的刚毅决断。宣宗尊生母郑氏为皇太后。

现在儿子宣宗即位,郑氏也母以子贵成了太后,多年的委屈一齐涌了上来。宣宗从小看着母亲挨打受气,所以对郭氏暗中怀恨已经很久了。郑氏说宪宗的暴崩郭氏也参与了预谋,宣宗越想越悲恨,几乎视郭氏为仇人,只要有机会就当面讥刺嘲讽。此时的郭氏年力已衰,而且一向被人尊崇惯了,哪里经受得起宣宗在精神上的冷遇虐待,一时间也悲感交集,觉得人生无聊。一天从勤政楼上飞身要跳下,多亏身后的侍女将她抱住。估计她不是真的想死,不过是做给宣宗看,她若真的想跳楼侍女不可能拦住。宣宗听到这件事更加仇视郭氏,当天夜里郭氏忽然死去,宫中的谣言四起,都说是郭氏服毒自尽。

这件事让宣宗在舆论上极为被动,也使他更加愤怒,禁止郭氏酆葬宪宗陵。太常官王奏请宣宗应该将郭氏葬酆宪宗的陵墓,宣宗勃然大怒,贬王为句容令。一直到了唐懿宗咸通年间,才将郭氏与宪宗合葬在一起。

第74节:深宫怨妇红叶寄情

唐僖宗(862~888年),即李俨。唐代皇帝。懿宗子。公元873~888年在位。处封晋王。十二岁时受宦官刘行深、韩文约拥立。即位后专务游戏,称宦官田令孜为“阿父”。乾符元年(874年),关东旱饥,州县继续催征勒索,爆发王仙芝、黄巢起义。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入长安,逃亡成都,黄巢起义失败后,他于中和五年(885年)还京师。数月,即再奔凤翔,旋又走兴元(今陕西汉中东)后又返京,但此时朝廷孤弱,藩镇之患近在肘腋,已成岌岌不可终日之势。

唐僖宗时的一天傍晚,年轻的于佑在城墙下漫步。时值“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秋,满地枯萎的落叶,风呼啸着而去,树木的枝桠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纹。天色越来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颇怀莫名的伤感。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使他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墨痕未干,字迹姗姗清秀。

他看了看身边高入云端的宫墙,猜想一定是某个宫女所为。于佑把诗带回家里,但此事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每天夜里辗转反侧,眼前全是宫里那个落寞的女子空幻的身影。几天后,他也在红叶上题诗两句,置于御沟上游的流水中:“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之后他又怅然地在流水边徘徊许久才离去。于佑将此事讲给几个同伴听,大家都笑他。

一晃几年过去,于佑已把那件事渐渐淡忘了。他科举不成,几近落魄不堪,于是在富室韩泳家教书。一天韩泳告诉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宫侍女三千,让她们回到民间婚配。有位叫韩翠苹的女子是韩泳的同姓,正住在韩舍,他愿为二人牵线结缘。当时于佑尚未娶亲,听说韩翠苹姿色美艳,于是答应下来。

于佑婚后与韩翠苹感情很好,一天,韩翠苹在于佑的画笥中看见自己亲笔题写的那片红叶,问于佑哪里得来的,于佑便如实告之。韩翠苹说:“妾在水中也得到一片红叶,不知是何人所做?”于佑取来一看,墨迹犹存,正是自己当年曾经写的。俩人皆默然,泪水盈眶,千言万语不知如何出口,相对感泣良久。因为自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间已隔着十年的光阴。

韩翠苹为此悲欢交集,于是提笔写下:“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这也许是最凄苦无奈也最浪漫温馨的故事了。“红叶题诗”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在朝代、人名、情节上都有些微出入,《本事诗》里记当事人为顾况,《云溪友议…题红怨》为卢渥,而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成了进士李茵,人名虽各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舍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唐宣宗李忱裁减宫女,准许宫女嫁百官司吏。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幽幽地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郎君收藏在此。”

另据《本事诗》记述,天宝年间,顾况在洛阳时暇日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一位宫女在梧桐叶上写了一首诗,随御沟流出,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异世天魔录  高山下的花环  重生之我的纵意人生  重生都市之神级主宰  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幽暗主宰  酒店里的女人  小村春光  暗香淫秀  穿越旅行者(先穿射凋再穿大唐)  大道争锋  将夜  女人,天生是尤物  对面的男神看过来-学长你别这样  网游之重见光明  妻约婚色之赖上俏前妻  猿神的宠溺情人  一夜情 睡到新老板  诱惑的出轨  

热门小说推荐
武林店小二

武林店小二

江湖日报讯肯麦郎连锁客栈享誉大明各府,其总部却是京城一家名为来福的小客栈。来福客栈在江湖上大名鼎鼎,即便费用高昂,上到各派掌门下到江湖游侠,都挤破脑袋想去来福客栈吃顿饭。记者有幸请到武林盟主,揭开来福客栈的秘密!来福客栈日常一幕少林方丈,你怎么吃饭不给钱啊?偶弥陀佛,出家人身无分文,这顿饭可否算作化缘?不行!武当掌门没钱吃饭,还在后院洗碗呢!你若不给钱,就去洗茅房!来福客栈日常二幕丐帮长老,瞧你样子就没钱吃饭,你来客栈干啥?听闻来福客栈可以拿东西抵押,我这里有本上乘的秘...

总裁大人超给力

总裁大人超给力

嫁给我,我可以替你报仇。陆白,亚洲第一跨国集团帝晟集团总裁,商业界最可怕的男人。传闻他身后有着最庞大的金融帝国,身边从未有过什么女人,传说他是夏儿想,管他呢,安心地做她的总裁夫人虐虐渣最好不过了。只是婚后生活渐渐地不一样了,看着报纸上帝晟总裁的采访,安夏儿方了你你你什么意思,不是说好我们隐婚的么老...

抢救大明朝

抢救大明朝

关于抢救大明朝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鞑子还凶,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九宫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