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几乎每一天都有两百多份奏折送入朱元璋手中,涉及批复的事件更是不低于四百件。
纵然是朱元璋放过牛,打过仗,体格好,也经不起如此天天熬,最后不得不妥协,从翰林学子中挑选了一批人,帮助自己审阅奏章。
而这些翰林学子,便类似于朱元璋的秘书,实际上,这也是明代内阁的雏形。
朱允炆不想发出“朕见过凌晨三点皇宫”之类的话,决定将内阁推行出来,代行丞相权,自己握着最终的决策权便可。
内监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承运以来,驭批国事,颇感万事繁杂,精力无法兼顾。唯恐差池之间,贻误国民,无颜于太祖。幸赖众卿家辅佐,朝纲整肃,万民归心。”
“朕及冠之年,政务经验不足,当以贤臣为师,齐心公治乾坤。朕素闻户部尚书郁新、吏部尚书张紞,翰林侍讲解缙,皆为大才,有治国之能,特敕郁、张、解三人为大学士,内阁阁臣,参政机要。”
“改文华殿为内阁院,中枢六部、十三省一应奏事,皆由通政司递送内阁,内阁阁臣审阅批注,报送御前。朕加印之后,发至通政司,传至中枢六部、十三省。”
古代宰相,存在着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
而内阁制度,便是将议政权分给内阁,将行政权分给六部,皇上自己掌控最终的决策权。
内阁抛出,众官员震惊不已,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有些麻木。
朱元璋废掉了丞相,但新皇上,这是一口气弄了三个丞相啊。
虽无宰辅之名,却行宰辅之事。
百官议论纷纷,而户部尚书郁新、吏部尚书张紞,翰林侍讲解缙三人更是激动不已,尤其是解缙,回家七年,这刚回京师,便被委以重任,可见深得皇上信任。
三人出班上前,山呼万岁。
朱允炆再次下旨:“命兵部侍郎齐泰为吏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户部尚书,方孝孺为翰林学士,监察内阁。”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连忙跪恩。
朱允炆没有按照历史走,历史上,齐泰成为了兵部尚书,黄子澄成为了太常卿,拥有参军国事之权,而方孝孺更几乎成为了丞相。
这三人,成为了朱允炆的核心智囊团,最终,朱棣打入了南京!
从现在起,历史要被改写。
齐泰还是别管军事了,以他的能力,还是管管人事吧。
黄子澄虽然没多少本事,户部交给他,只要善用人才,还是没问题的,毕竟户部有夏元吉。
至于方孝孺,一个处处以“周礼”为尊的家伙,帮着自己看着内阁,也免得郁新、张紞与解缙放肆。
内阁推出之后,朱允炆便终于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局与军事改革上。在朱允炆看来,为国君者,不应该事必躬亲,而应该适当放权,把控大局。
尤其是现在,朱棣依旧是朱允炆最大的敌人,不得不防备,不得不关注。
因为内阁制度的出现,朝会的时间自然也要修改,朱允炆决定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
平日里,大家没事,就不用半夜赶路了,免得摔到沟里淹死。
辰时上班,酉时下班,大概也就是早上八点至下午五点,相对于之前十几个小时而言,已经是大福利了。
朝会结束之后,朱允炆留下了三位阁臣与方孝孺。
郁新有些激动,看着朱允炆,强行压抑着兴奋,说道:“皇上,内阁初开,还请皇上示下,如何运作。”
这三个阁臣也不是傻瓜,知道自己只有议政权,不敢擅自决断,否则,胡惟庸便是自己的下场。
早点问清楚红线在哪里,说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才好放心办事。
朱允炆欣赏地看了看眼前的四人,点头说道:“内阁交付诸位爱卿,朕是放心的。只望诸位齐心,要务当日处理完毕,不可留待明日。可在翰林院,挑选一批人辅助办事。若遇不决之事,可通报武英殿。”
银枪照月万刃低 短文大爆炸 这个反派对主角是真爱啊 恋综全员读我心后,我成了万人迷 偏执大佬揽腰娇宠 玲珑 梅花神算手 执政废土从刷新金手指开始 种田经商成富婆,将军邀我入爱河 被赶出娘家当天我和首富闪婚了 八十天重写神话 万象天工 一统三国才发现是超神 乡村小哥儿,异世穿梭 明末大军阀 一碗美人汤 大周最强县令 诡异世代 全能大明星 长城守望:我携武庙镇守龙夏
一个热爱网络游戏的痴孩子,二不垃及的真神祝愿下进入了游戏的世界。。。。。。...
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解开不死不灭之秘。一代名将,将守,从万人敌,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
一朝重生,亲爹从军阵亡,亲娘病死,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无奈家有极品亲戚,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幸得好心夫妻垂帘,才有这安稳日子过。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骤闻亲爹消息,变身潇洒少年郎,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立军功当将军,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虾米?威胁我?...
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当一回特种兵,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还有,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这些,庄严都做到了。(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读者群号7645557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