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些年来,因为从汉中运转过来的物资,都要经过冀城中转,所以冀城日见繁荣。
各类食肆客舍如雨后春笋,纷纷冒了出来。
甚至从南乡传过来的一种新娱乐,也已影响到了冀城。
那就是说书人。
雍凉自古出豪杰。
以《紫电青霜记》为代表的侠义小说,不但极合雍凉风气,而且因为通俗易懂,更是为广大雍凉百姓所喜爱。
往来的商队,大多都是苦脚力,苍头黔首也没什么钱去高档场所。
偏偏受众最多的又是他们。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
于是一些说书人,有时干脆跑到商队脚力睡的大通铺客舍里去讲。
更加不讲究的,就是找个空旷之地露天讲。
反正干这个嘛,不是有嘴就行?
久而久之,有些地方就成了固定说书的地方。
有了市场,自然就会有消费,有些青皮暗倡也跟着流窜过来。
为了办事方便,于是这些固定场所又开始围上栏杆,盖上棚子,以遮风挡雨。
这等地方,在南乡早就有之。
不过南乡的这等场所很是正规,官府有专门的曹署管理。
此时栏杆多称为勾栏。
又因这等场所聚时如瓦合,散时如瓦解,易聚易散,所以称之为瓦市勾栏之地。
乃是中底层百姓,往来脚力娱乐的地方。
冀城这边,也随了南乡那边的叫法,渐渐地叫开了。
曹三在汉中时,早闻冯郎君治南乡的种种异闻,只是来时匆匆,要去凉州见冯郎君为要。
如今事了,听闻冀城亦有这等奇特之处,便心生好奇,要前往一观。
哪知亲临之后,发现此处大是粗俗,往来皆是麻衣苍头。
当下不免有些失望,只是听闻那说书,却又让他觉得新奇,流连一番,竟是不忍立刻离去。
隔壁又传来有女子的声音,咦咦呀呀,似唱非唱,调子如捏着嗓子挤出来一般,不知是哪里的民俚俗曲。
什么“靖哥哥”、“蓉儿”,让人听得糊里糊涂。
曹三顺着声音转过去,但见勾栏围住的地方,有女子脸上涂抹着劣等脂粉,如同鬼画,张嘴在唱着什么。
旁边还有一男子,长得粗矮无比,面目憨厚,一笑就是黑黄的龅牙,一看就是从地里刨食的。
偏偏腰间还配了一把刀,不住地围着女子转。
时不时还轻浮地配合女子说两句。
引得下边汉子呼吸急促,叫好不已,脖子都粗红粗红的。
“得劲!真得劲!黄蓉这等天仙一般的女子,竟是配了郭靖这等粗汉!”
有人喉咙上下牵动,面红耳赤地喊道。
团宠小人参精,可爱一点怎么了 风起明末 快穿之男主他靠投喂将媳妇拐回家 中世纪崛起 高嫁顶级权贵,夜夜被大佬揽腰哄 月下追光者 小福妻当家日常 龙瀛剑诀 种神战争 超级机师 见闻天道 穿越农门斗极品,带领爹娘赚金银 绝世神龙 灵界幻想录 被赶出豪门?我靠系统成了白富美 口袋里的读物之时戒 鸿蒙剑主 婢子太绝色,高冷世子又装又撩 无法言欲 奥特曼之流浪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