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年宋十三娘开国之后,并未完全承袭前朝旧制,而是依据女尊男卑的国情,对于科举制度,也做了种种改革。
一来,先说这录取比例。由于开国之初,识字的女子实在是少之又少,因而在前十几年里头,但凡识点儿字的女人,基本都做了文臣,而稍微有点儿力气的小娘子,则都充作了武官。后来之人,回想起来,都扼腕而叹,直骂自己没生在好时候,否则现如今该也是官宦人家了,福荫子孙,兴旺发达,岂不快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方面,由于缺乏女性人才,在开国之初,朝中仍有许多男子为官,但是这些男人行事之时,往往百般受制,至于擢升提拔,更是全然无望;另一方面,女人们翻身做主之后,表现出了空前的学习热情,而宋十三娘在改革科举时,更是大大提升了录取比例。
由此一来,开国前十年内,女性人才不断涌现,朝中男儿则被接连替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勉强也说得上是“和平更迭”。只是虽有不少男人,愿意接受这种所谓的“和平”,但仍有许多朝中男子,却是满心不甘,暗中筹谋布局,及至开国第十五年时,便有了史称“崇政殿之乱”一案。此番血洗过后,朝中再无一男子为官。
只是现如今,这女尊男卑的大宋国,早就过了最缺人的时候。而国策之中,又有所规定,但凡女子,必须识字。无论是繁华如京都,还是偏远如寿春,只要哪家生了女儿,便会有差役登上门来,送上《千字文》一册,并遵嘱其母,务必要让女儿识得这书册中的每一个字。而到了这女儿十二岁时,则还要参加由地方官府主办的所谓“会试”,若是这女郎不能将《千字文》默出八成以上,那她所面临的,就将是重额罚金与连日劳役。
在这样的制度下,一来,人人皆识字,无论哪个小娘子,都是能写会读,每逢州试之时,个个也都想着考上一回,试试运气;二来,科举考试的录取比例,也已经大大缩减。这就是时人为何常常感慨,都说自己晚生了许多年,没赶上开国之初的好时候。也恰是因此,即便是州试,徐三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着实不可小觑。
此外,每个州府的录取人数,也是根据往年考试,以及各州府的人口数量、经济状况、历年缴纳税额多少来决定的。富庶之地,所录举人便多,而贫瘠之州,中的举人就少。
那秦娇娥不在寿春读书,转而跑到了庐州去,也是因为庐州的录取定额,要比寿春县所在的寿州多上几十人。她那大姐秦娇蕊,已然埋头苦读多年,自负才学,无所畏惧,因而打定了主意,就待在这寿春考试,但秦娇娥的状况,却是有些不同,她准备得很是仓促,为了多些胜率,只能转战别处。
二来,便说这考试科目,也是宋十三娘改革的一个重点。本朝应试科目,比之现代高考,还要多上几门。武举暂且不说,就说这文举,一要考诗文,二要考算学,三则是律法,其余还有:史论、策论、兵法、地经、历法、孝经、常科,总共有十门之多。其中,所谓常科,便是常识知识,考的大多是其余科目所未曾覆盖到的领域,而这孝经一科,则是当朝官家登基之后,为了彰显仁政,额外加上去的一门。
虽说最后的名次排行,是按照综合科目来比较,但宋十三娘设置如此之多的科目,却并不是为了选出一个全科通才,而是要最大可能地挖掘人才。譬如说,如果某位女郎很是偏科,举人都考不上,但历法一门,却是十分突出,名列前茅,那么地方官府便会将她列至“特奏名”的名单内,再由“司天监”另行考核。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样的一种录取方式,也算是不拘一格,有的放矢。
三来,在这高考教材及参考书目上,宋十三娘也做了不小的改动。从前那些经史子集,诸如《论语》《史记》等等,早都被列做了禁书。现如今这宋朝所用的典籍书目,皆是宋十三娘令翰林院重新编著,其实说到底,大多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删改几句不合时宜的,之后再将作书之人换作女人罢了。
烛花红,焰火明,徐三坐于蒲团之上,微微蹙眉,一边低头翻看着手中典籍,一边听得罗昀将这科举之制详细道来。
她心里清楚的很,仅仅三个月,十门科目,数千名竞争者,要想在其中拔得头筹,这可绝非容易之事。但是,她的时间已然不多了,万不能再耽搁下去。
立秋州试,她成就是成,不成也得成!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
第61章盲聋苦学漫营营(一)
盲聋苦学漫营营(一)
徐三垂眸细思,暗下决心,接着又听得罗昀微微蹙眉,沉声说道:“时辰不早了,你莫要再耽搁,赶紧归家去罢。军法有言,兵贵于精,不贵于多,读书也是同理。这些书,你先挑几册,拿回去看,看完了之后,有甚么不懂之处,便过来问我,然后换几册,再继续读。”
那妇人稍稍一顿,又扯了下唇角,摇了摇头,眯眼说道:“我知你这丫头,定然是遇着了事,非要读书做官不可,不然绝不会折回来,使这么一出苦肉计。但是有句话,你得记住。晋人有言,‘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有些人,急也能成,有些人,愈急愈不成。你是几斤几两,自己要掂量清楚。”
她这话说得明白,人都说“欲速则不达”,但偏偏有人,欲速也能达,万不可一概而论。徐三听得此番教诲,心中感念,不复多言,只端端正正,又给她磕了个头,接着直起身子,细细挑起书册来。
自打穿越以来,她也没看过甚么杂书,除了《宋刑统》、《国策》之外,便是史书典籍。因而若要科举的话,那么这律法、史论,可以说是她的强势科目。
策论、常科,她也算有些底子,约莫也不会太差。
孝经、地经,考的都是背诵,她向来记忆力超群,便是考前再看,也能应付过去。
算学么……她逻辑思维能力不错,在现代的时候,数理化学得很好,但是这古代的算学,跟现代的数学,却全然不是一回事。她明知道这古时算学,有许多理论错误,却还是不得不学习这错误的知识。更何况,这古代算学,计算方法十分复杂不说,文字叙述亦是相当繁冗,学起来极为不易,必须要早早准备。
这般想着,徐三暗暗叹了口气,将那本《算经》,小心抽了出来。她一面将这本算学典籍收入袖中,一面又抬起眼来,薄唇紧抿,开始寻找下一本书册。
刨除了先前所说的七门之后,还剩下诗文、兵法、历法三门,都是徐三不大擅长的。她这匆匆一扫,便不由皱起眉来。
先说这诗文,便是一道难关。她骨子里到底是个现代人,若说写诗著文,哪里能比得上古代土著?穿越五年,长进也就这么多,怎么可能在三个月里,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在这上头下功夫,根本就是白费气力。
兵法和历法,她从前没怎么接触过,但这也恰好说明,她的进步空间相当之大。徐三想了想,这便将《太祖兵略》及《阴阳历术》一并挑了出来,好生收入袖中。
罗昀见她挑了这三册,心里跟明镜似的,早将她那一番思量,猜了个一清二楚。这妇人也未曾多言,只将其余书册,一并收好,接着又叮嘱了她几句,这便将她送出门外。
徐三向来不是爱熬夜的人,她原本一直坚信,熬夜是恶性循环的开端,然而事已至此,她却不得不熬更守夜,然荻读书——她的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非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利用起来不可。
晁四之事,从头到尾,徐荣桂都是不知不晓。她只知自家闺女转了性,上了道,看这模样,是要考科举当大官了,这徐家阿母对此,自是欣然乐见,高兴不已。而那唐小郎,却是知情之人,他的心情,却是复杂到了极点。
夜半三更之时,徐三在屋里头读书,唐小郎立在院内,一边收着衣裳,一边看着她那映在窗上的影子,心中不由叹了口气,皱眉想道:
口袋仙兽 重生现代驭兽录 姜萱 成为和亲公主后 夫君纳妾以后 嫁给男主聋哑哥哥[穿书] 民国调香师 宰辅家的娇夫人 当怯懦受遇上高岭之花 金主他八成有病 抛弃竹马三年后我逃不掉了 边域奇谋 被迫嫁给屠户之后 恋爱只有我和越前在谈 钟离先生攻略指南 我的持有灵全员恶人 唐门刺客[全息] 小财迷今天存够老婆本了吗 重生之末日异形 谁说Alpha不能倒插门
一个热爱网络游戏的痴孩子,二不垃及的真神祝愿下进入了游戏的世界。。。。。。...
万众瞩目之下,楚浩扔出一柄剑这轩辕剑你拿好,以后别在我面前装逼。这天,这地,这沧海,这宇宙,谁都无法阻止我。ps看完了?新书搜索从诡秘复苏开始不当人推荐票刷起来,让我们再次征战。...
一朝重生,亲爹从军阵亡,亲娘病死,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无奈家有极品亲戚,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幸得好心夫妻垂帘,才有这安稳日子过。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骤闻亲爹消息,变身潇洒少年郎,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立军功当将军,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虾米?威胁我?...
...
甜宠无虐+日更+萌宝+智脑一个大佬和重生来的小媳妇甜蜜日常!一个娱乐小透明凭借智脑逆袭成超级影后的故事~...
...